井冈山市红色文化培训中心之站标
井冈山市红色文化培训中心LOGO
井冈山红色培训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史 > 永新联席会议-八月失败与黄洋界

永新联席会议-八月失败与黄洋界

2024-09-18
18 2024-09

09:59

    井冈山斗争时期,湘赣边界特委的组织关系是隶属于中共湖南、江西两省委双重领导的,大政方针须请示两省省委,只要两方中的一方点头首肯,才算合法,才能实施。


    为此,毛泽东曾多次向中共湖南、江西省委报告,陈述建立以宁冈为中心的罗霄山脉中段红色政权的计划。据1928年5月2日毛泽东以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委书记的名义在永新写给中央的报告记载:“两省边界距离仅十余里,两省省委历次管不到手,因同志的努力,D的组织活动都在天天发展中。但从三月间周鲁同志(湘南特委代表)来宁冈取消前委后,顿失中心,各自为政,起不良之现象。去年十二月前委会即有建议组织边界特委,湘省委及中央最好另派得力同志来做书记,事实上毛同志任军中工作很难兼职……现于吉安来信之后,大家意思即把特委组织起来,你认为如何?听兄处明示。组织一定任组织,这以宁冈为中心、罗霄山脉政权之建立,D之强有力,军力去造就实在湘赣两省之革命根据〈地〉之一。此理毛同志等业已累次呈明在案,由湘南特委转湖南省委转中央,多久未见奉准驳明文,间从安源市委来信中偶有湖南省委已核准的话,但并非省委明示。”


    对于毛泽东建立以宁冈为中心的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计划,湖南省委的态度究竟如何?从现存的历史文献看,湖南省委是明确表示过同意的。1928年第一号所载《湖南省委来信》给毛部的指示说:“兄处部队几月来转战数千里,急需得一相当的时期休息与整理。如常此争城夺池飘泊不定,完全是土匪式的流寇行为,极须加以纠正。目前应积极的,更加深入赣西、茶陵一带的斗争,造成群众的割据,作军事的大本营。因此,目前根据地的所得,在事实上万分必要。不过这个军事大本营的造成,要在深入发动广大群众的基础上面。我们的意见,目前兄处应以宁冈做军事大本营,与赣西湘东茶陵一带均互联络也!”可见湖南省委对毛泽东和边界D所呈报告,给予了明确同意的表态性答复。


    还有,1928年6月19日,《中共湖南省委给中共湘赣特委及红四军军委的信》中又说:“以罗霄山脉为根据地的计划,省委完全同意,而且前信亦如此指示。兄处应根据上列各项的指示积极的发展罗霄山脉周围各县的暴动,造成以工农为主力的割据局面。”


    中共湖南省委的这两次来信,明确表态“完全同意”湘赣边特委关于“以宁冈为大本营的创造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计划”,这对当时的边界斗争应该说是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的。但是,湖南省委的这种观念却并不牢固,对建立井冈山根据地的主张也不坚定。因此,当指示信发出一星期后,即1928年6月26日,中共湖南省委就改变了主张,并派代表杜修经、杨开明双双来到边界,指令红四军离开大本营,“立即向湘南发展”,“留下二百条枪”,主力“杀出一条血路,向湘南资兴、耒阳、永兴、郴州一带发展”,“以造成四县的乡村割据,对衡阳取包围形势”,而且要“毫不犹豫地立即执行”,声称这是“绝对正确”的方针。省委在指示信中还要求“泽东须随军出发”,特“派杜修经同志前来为省委巡视员”,“派杨开明同志为特委书记”,以改变湘赣边特委领导,敦促执行省委指示。


    对于湖南省委的这种指令性的强硬指示,毛泽东及边界特委、红四军军委很不理解、很为难。因之,毛泽东说:“湖南省委对于此间的行动计划,六七月间数星期内,曾三变其主张。第一次袁德生来,赞成罗霄山脉中段政权计划。第二次杜修经、杨开明来,主张红军毫不犹豫地向湘南发展,只留二百枝枪会同赤卫队保卫边界,并说这是‘绝对正确’的方针。第三次袁德生又来,相隔不过十天,这次信上除骂了我们一大篇外,却主张红军向湘东去,又说是‘绝对正确’的方针,而且又要我们‘毫不犹豫’。我们接受了这样硬性的指示,不从则迹近违抗,从则明知失败,真是不好处。”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


    于是,当第二次信到时,边界特委、军委同湖南省委代表之间产生了一场激烈而又微妙的斗争。


    红四军是留在大本营坚持斗争,还是按照湖南省委的指示兵下湘南?在这关系到红军和根据地存亡的关键时刻,毛泽东于6月30日晚上在永新县城商会楼中,召开了湘赣边特委、红四军军委、永新县委联席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四军军长朱德,军委书记陈毅,军参谋长兼二十八团团长王尔琢,二十九团团长胡少海、团D代表龚楚,三十一团团长朱云卿、团D代表何挺颖;特委委员宛希先、谭震林;永新县委刘真、王怀、刘作述、贺敏学、贺子珍等。6月30日同时抵达永新的湖南省委代表袁德生、杜修经也参加了会议。共约20余人。《贺敏学同志的回忆》、《龙开富同志的回忆》。内部采访资料。


    20多位刚烈男儿围桌而坐。会场上烟雾缭绕,气氛十分压抑。此时已是南方盛夏之际,不少人汗流涔涔。


    会上,首先由湖南省委代表杜修经传达了湖南省委6月26日的指示。杜修经解释了省委为何决定要向湘南发展的“理由”:因为中央把湘、鄂、粤、赣四省列为全国革命的中心,湖南是四省的中心,而湘南又是湖南革命的中心。只要整个湖南的局势迅猛地向前发展,就可以促进全国革命的总爆发。


    这显然是过高地估计了革命的形势和我们自己的力量,过低地估计了湖南敌人的势力,是一种盲目乐观和十分有害的“左”倾观点。大家听后纷纷发言,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朱德、陈毅、王尔琢等都认为:四军主力去了湘南,留下的200多条枪,难以担负保卫边界的任务,根据地将会重蹈“三月失败”的覆辙。因此,四军主力不能去湘南,而应继续留在边界工作,创造以宁冈为中心的罗霄山脉中段政权。他们请求湖南省委重新考虑,收回成命。


    杜修经、袁德生则强调:这是湖南省委的决定,下级应服从上级,毫不犹豫地执行命令。


    毛泽东据理陈述了四军主力不能去湘南的理由,认为,去湘南有百弊而无一利:第一,目前敌人仍处暂时稳定时期,湘敌势力强大,四军前去,必将是“虎落平阳被犬欺”;第二,四军刚刚按湖南省委的上次指示安顿下来,深入土地革命,大力宣传群众,各县的群众均已起来,不能离开边界;第三,湘南的经济已破产,不及边界筹款容易;第四,伤病员太多,移师会造成人心不安;第五,不去湘南非保守观念,而正是借如今的形势,矫正过去不太重视营造根据地中心区域坚实基础的缺点;第六,宁冈地势好,只要政策得当,完全可以与敌人进行长期的斗争。因此,毛泽东建议以四军军委、边界特委名义起草一份报告,说明不能执行湖南省委指示的理由,请省委重新考虑。


    毛泽东的意见和建议,获得了绝大多数与会者的支持。


    杜修经、袁德生见边界的同志意见一致,颇为坚决,只好同意会议的主张。于是,联席会议最后决定:不执行湖南省委指示,四军继续留在湘赣边界活动,深入各县工作,建立巩固的根据地。


    永新联席会议上毛泽东、朱德、陈毅等人同湖南省委错误主张的抗争,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D人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原则立场和革命风格。


    永新联席会议后的第五天,即7月4日,毛泽东独坐在永新商会的一盏油灯前,代表边界特委和四军军委起草向湖南省委陈述红四军不去湘南的报告,建议省委收回成命。这是一个下级公然抵制上级省委决定的报告,在D内尚属首次;因此,毛泽东显得格外谨慎。这种“抗命”报告,必须讲究策略,讲究分寸,周密思考,仔细运笔。他写道:


    湖南省委:

    袁、杜二同志于六月三十日同时抵永新,所携省委通告及中央对湖南工作决议案均悉。


    在省委两信中所指示的前后颇不同,前者要我们继续建设罗霄山脉中段各县政权以为军事根据地,不更变一个月前中央及省委的指示。后者要我们于攻永新后,冲往湘南以避敌人“会剿”及解决经济上之困难。此间六月二十三日击溃杨池生后,四军已大部来永新,向莲花、安福及吉安之西南端游击,筹款并发起暴动。即于六月三十日夜上由特委、军委、永新县委开联席会议讨论省委来信,袁、杜二同志皆参加,决定四军仍应继续在湘赣边界各县作深入群众工作,建设巩固的根据地。有此根据地,再向湘、赣推进,则红军所到之处其割据方巩固,不易为敌人消灭。


    毛泽东根据联席会上的发言和根据地的实际情况,以及湘赣两省敌军力量的对比,据理陈述建设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重要意义和四军不去湘南的主要理由,说理论理,绵密周至。


    他列举了六条理由:

    (一)在四军本身有许多习于流寇式的生活,极不喜住定一处艰苦的做群众斗争工作,充满红军冒险的遗毒。近一月来经多方洗刷,同时永新、宁冈二县群众已普遍起来,他们才渐渐死了心,懂得中央及省委上次主张建设宁冈大本营的政策是对的。如现在又马上改变,使四军重新走入转徙游动的道路,四军之改造必更困难。前次省委来信指出四军转战千里,近于流寇,必须择地休息以资改造。此意非常正确,正在遵照执行,不宜轻率变动。


    (二)在敌情方面,湘省敌人非常强硬,实厚力强,不似赣敌易攻。赣敌被我连败四次,其胆已裂,且受我释放俘虏影响,军心大摇。计尚能作战者仅王均之第七师,一师与一团驻萍乡,二团分驻九江、南昌,料其难于抽调,抽调来攻,亦用适当武略战而胜之。湘敌则不然,与我交手在五六次以上,仅能将其小部击退,而敌毫无所损,顽强如故。故为避免硬战计,此时不宜向湘省冲击,反转更深入了敌人的重围,恐招全军覆灭之祸。现在湘南敌军计有桂系两师,二十一军,向成杰一军(三千枪),许克祥一师,吴尚一军,敌力大于赣西七八倍。我军纵可胜向、许,决无法胜吴、桂。我军一去,马上在吴、桂、向、许的包围中,有立被消灭之虞,此点省委似未曾虑及。

    这里,毛泽东以婉转的口气毫不客气又很有说服力地批评了湖南省委的主观臆断,一针见血,有理有节。


    毛泽东接着写道:

    (三)宁冈能成为军事大本营者,即在山势既大且险,路通两省,胜固可以守,败亦可以跑,且敌人绝对无法把我围着,若加上各县D与群众的基础,实在可以与敌作长期的斗争。若此刻轻易脱离宁冈,“虎落平阳被犬欺”,四军非常危险。

    红四军由于离开宁冈大本营,后来果然招致“八月失败”,足见毛泽东的先见之明。可当时又担心上级指责保守,于是,笔锋一转:

    (四)此种主张绝非保守观念。过去全国暴动,各地曾蓬勃一时,一旦敌人反攻,则如水洗河,一败涂地。此皆不求基础巩固,只求声势浩大之故。我们此刻力矫此病,一面为军事建立一大本营,一面为湘赣两省暴动前途建立一巩固基础。现我们全力在永新、宁冈工作,日有进步,并向莲花、安福及吉安西南端推进,深入土地革命,创造地方武装,再能有一些功夫,敌人再来进攻,颇有胜的把握。

    (五)从经济上说,四军人数如此之多,每日菜金节俭需要现洋七百元。湘南各县焚杀之余,经济破产,土豪打尽。朱部自二月抵耒阳时起,即未能筹到一文,仅靠卖烟土吃饭。此刻到湘南去解决经济问题,乃是绝对的不能。真正解决目前经济问题,只有在湘赣边才有法想。

    (六)伤兵增到五百,欲冲往湘南去,则军心瓦解,不去又不可能,此亦最大困难问题之一。


    毛泽东把理由摆足,最后阐明了联席会议的立场:


    根据以上六种实际理由,在新军阀战争未爆发以前,尚不能离开宁、永、莲往湘南。一俟此间基础略固,外面有机可乘,四军自可出茶、攸、醴、浏参加湘省之总暴动。至此时与湘南通讯息,当竭力设法做到,以期彼此呼应,互为犄角。


    上项意见,请省委重新讨论,根据目前情形,予以新的决定,是为至祷!关于军队与地方详细报告,容后奉呈。


    毛泽东上书陈言,有胆有识,有理有节,洋洋洒洒,匠心独具。然而,他未料到,有人置若罔闻,一意孤行。结果,红军和根据地人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上一篇:边界特委与红四军军委一整套正确政策的形成-边界进入全盛时期

下一篇:红军主力冒进湘南-八月失败与黄洋界

no cache
Processed in 0.435018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