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市红色文化培训中心之站标
井冈山市红色文化培训中心LOGO
井冈山红色培训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史 > 井冈山土地斗争的历史经验-土地革命风暴的兴起

井冈山土地斗争的历史经验-土地革命风暴的兴起

2024-09-19
19 2024-09

01:02

井冈山根据地的土地革命运动,是在“前无成法”的情况下摸索进行的。“因为从11月底起,即与省委断绝交通,D的一切主张政策全不知道。”毛泽东:《井冈山前委给中央的报告》。但是,井冈山的土地斗争在特委和毛泽东的领导下,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有力地促进了根据地的发展与建设。依据当年的一些历史资料及经历者的回忆,井冈山土地斗争的历史经验,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全面掌握边界的土地状况和阶级关系。


    毛泽东是注重调查研究的先行者。他在1927年冬,就亲自到茅坪坝上、洋桥湖一带及永新的秋溪一带,做深入细致的社会调查,并写下了《宁冈调查》和《永新调查》。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地分析了“边界土地状况:大体说来,土地百分之六十以上在地主手里,百分之四十以下在农民手里。分别说来,赣边以遂川为最集中,约百分之八十是地主的。永新次之,约百分之七十是地主的。万安、宁冈、莲花自耕农较多。除万安情形此间无直接调查外,宁冈、莲花两县土地虽说自耕农不少,然地主的土地仍占比较多数,约百分之六十与四十之比。湘边茶、酃两县相差不远,约百分之七十在地主手中。”


    毛泽东除自己从事调查外,还要求红军及地方直接参与此方面工作,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在1927年11月间开办工农革命军军官教导队时,毛泽东就要求教导队学员下到古城、新城、茅坪一带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很广,如:行政区划、人口、阶级、土客籍矛盾、土地占有情况、文化风俗等一概都要了解,然后填写调查表。谭冠三在《回忆毛主席在井冈山的伟大革命实践》中说:“毛主席很强调宣传队要作调查研究(对整个红军也是这样强调的)。毛主席对工商业怎样?地主怎样?工人怎样?都要调查清楚。还要求我们了解资本家是怎样剥削工人和农民的,地主是怎样剥削农民的,工人、农民又是怎样被剥削的,以及每个村庄里的阶级成分,每个人的政治态度,也都要调查清楚。我们在一个地方作了调查以后,都要上报。经过调查,我们处理各种问题,解决各种问题,就能分清敌友,团结多数。”


    2.充分发动群众和武装群众。


    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起来革命,是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的一项重要任务,土地革命斗争中尤其如此。因为,当时边界的贫苦农民不懂得阶级与阶级压迫的关系,总以为自己贫穷是“命中注定”,“八字不好”,“命苦”,因此,“第一步跟他们进行打破‘宿命论’的教育……第二步就是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们树立斗争胜利的信心……农民发动起来了,有了阶级觉悟,有了斗争的决心,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进行土地革命了。否则,如果游击区还不巩固,基础还不好,就很少可能进行土地革命。即使进行了农民也不敢要地主的土地”。


    群众起来了,土地革命搞起来,便要武装群众了。“边界的斗争,完全是军事的斗争。哪一处没有武装,或者武装不够,或者对付敌人的策略错了,地方就立即被敌人占去了。”毛泽东:《井冈山前委给中央的报告》。所以,红军在与敌人战斗获得胜利后,毛泽东即指示将缴来的武器,除武装部队外,还要将一些枪支送给地方。这样,正规部队走后,遇上反动地方武装的挑衅,红色政权和土地革命成果就不会丢失。


    3.正确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土地政策。


    土地政策的制定是当时边界开展土地斗争中的一个最为棘手的问题。开始时,无章可循,全靠摸索。如在没收对象问题上,是没收一切土地,还是只没收地主的土地?在分配标准问题上,是按人口标准平均分配,还是按劳动力标准分配?或是两者兼顾?在分配区域问题上,是以乡为单位分配,还是以村或是以区为单位分配?在土地所有权问题上,分配后的土地所有权是归苏维埃政府所有,还是归农民所有?土地能否自由买卖、租赁?如何区别对待中间阶级?地主要不要分田等等,都需要作出正确的回答。可是,土地革命这一大课题,在当时全D及各个根据地都在探索阶段,并无成法可循。而井冈山根据地自创立之来,几月间与组织失去联系,“六大”决议直至1928年11月才送至井冈山。这就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摸索出一条新路。由于毛泽东和边界D注重了社会调查研究,倾听了群众的要求,从而,比较正确、科学地解决了这些实际问题。如在土地分配标准问题上,边界执行的还是以人口平均分配的方法。后“依中央办法,改以劳动力为标准”,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依然照顾了老人与小孩。在《井冈山土地法》颁布时,人口与劳动力两个标准都采用了,并提出:“两个标准,以第一个为主体,有特殊情形的地方,得适用第二个标准。”毛泽东:《井冈山前委给中央的报告》。这就既切合了边界的实际,又与中央的政策相吻合,做到了二者有机的统一,受到根据地广大贫苦农民的拥护。又如边界在土地分配区域的问题上,也表现得比较灵活:宁冈四区就是以区为单位分田的,协调了原以乡为单位客籍农民认为吃亏的矛盾;永新的小江区,则是三四个乡作为一个单位去分配的。


    4.抓好典型,以点带面。


    井冈山根据地的土地革命并不是一开始就全面铺开的,而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的:首先是1927年10月至1928年3月间为发动群众和试点(大陇、中村等)阶段;1928年5月至7月为土地革命全面深入开展阶段;1928年9月至12月为土地革命的巩固阶段。在此当中,都抓了几个典型,并以典型推动全面。如派毛泽覃在大陇乔林进行土地革命试点,毛泽东本人在中村亲自抓点,以及后来的塘边试点,都体现了毛泽东注重实际,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和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的政治眼光。


    5.正式红军的存在是土地革命的保证。


    1928年7月,正当边界土地革命处于高潮之际,中共湖南省委数次改变主张,把红军主力拉往湖南,致使边界招致“八月失败”,造成“农民分田,地主割谷”的严重后果。“八月失败”的这种后果,说明了没有红军作为根据地的中流砥柱,土地革命是难以开展的,开展了成果也是难以巩固的。诚如谭震林在《回顾井冈山斗争历史》中所说:“没有正规部队和广大地方武装的配合,就不能战胜敌人,土地革命就无法开展,农民群众也不可能充分动员起来支持革命,已经占领的地方也保不住,到头来即使建立了红色政权,也站不住脚;而没有巩固的根据地,武装斗争也就失去了可靠的后方和依托。”


    综观井冈山根据地的土地革命的经验,表明了一个颠扑不灭的真理:即在四周白色恐怖包围之中的小块红色根据地,必须在D的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位一体,紧密结合,相互依靠,才能求得存在和发展。


上一篇:边界土地革命的全面开展-土地革命风暴的兴起

下一篇:湘南农军的遣返-龙源口大捷与红军的建设

no cache
Processed in 0.378267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