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3
回到茅坪的毛泽东记挂的头一件事,是召集宁冈、永新几县 D组织负责人的会议,布置湘赣边界的地方工作。毛泽东考虑: ;三湾改编基本上解决了军队D的建设问题,下一步是抓地方D 的重建和发展,只有把D组织建立起来,才有群众斗争的领导中 -枢。毛泽东知道永新县委的一班同志7月下旬随袁文才队伍上山 后,至今还留在茅坪,而莲花的朱亦岳、刘仁堪、王佐等人,已随 同工农革命军上山,所以召集人员不成困难。
11月1日,宁冈、永新、莲花三县D组织负责人联席会议,在 茅坪东去7里的象山庵召开。此庵为曾任广州府学正的新城历山村谢廷聘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所建,规模宏大,有“湘赣边界第一庵”之称。
会议由前委书记毛泽东主持,前委组织委员宛希先到会。永 新县委人数最多,有刘真、王怀、贺敏学、贺子珍等八人;宁冈为 龙超清、刘辉霄、刘克犹、谢汉昌;莲花为朱亦岳、刘仁堪、朱义 祖、王佐四人。会议的第一天是各县汇报大革命前后D组织的情 况,第二天由毛泽东讲话,讨论今后的工作。前委书记的讲话有两个要点:一是各地的当务之急是发动群众进行打土豪的游击暴动,在斗争中重建D的组织;二是特别要抓D组织的战斗力, “每个都应该是布尔什维克的战斗员”,挺身出来领导群众斗争。
象山庵联席会议,是前委部署湘赣边界地方工作的重要会 议,核心问题是在斗争中重建D的基层组织。
这时候毛泽东的思想大盘,考虑的是如何培育军队和地方武装的基层。他不止一次对何挺颖、宛希先等人谈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毛泽东说:“我们的队伍当中.,农军的成份占了一半,懂军事的非常紧缺;地方上的赤卫队和暴动队,更加需要军事指挥员。人才缺乏,怎么办呢?只有自己培养。”
毛泽东的这个看法,何挺颖与宛希先等人都有同感。毕业于上海大学的陕西汉中人何挺颖,信心十足地说:“是啊,自己培养。过去有保定军官学校、云南讲武堂,还有黄埔军校,难道我们不能在井冈山办个红色军校?”
“嚯,红色军校,名堂太大了,我们办得起吗?”宛希先笑着摇头。
毛泽东心头一震,接话说:“办不了大名堂的,就办小一些嘛,搞个军官教导队成不成呢?”
何挺颖与宛希先都点头叫好。
毛泽东当即布置:“这项工作交给吕赤,军官队队长办教导 队是他分内的事。就这么定了。”
受命创办军官教导队的吕赤,在前委和团部的双重关心下, 经过十余天的筹备,于11月下旬就办起来了。
第一期有学员120人,其中湘赣边界各县选派来的工农分子有70余人,以宁冈的学员为最多,有24名,部队派来的学员40 多人。下设四个区小队,分别由王良、陈伯钧、陈士榘、张令彬担 任区小队队长。教导队队长为吕赤,D代表为蔡钟。
教导队办在龙市以西的龙江书院。书院建于1840年,为宁 冈、酃县、茶陵三县客籍的最高学府。书院建成至今没有出过一 名探花、榜眼和状元,现在成了为工农革命培养“武状元”的地 方,也成为中国工农红军乃至中国人民解放军最早的军事院校。
曾是第一期学员的谭震林与贺敏学都在回忆中讲到,开学典礼那天,毛泽东出席并作了讲话。前委书记对学员和教官们讲道:“……从今天起,你们就要在这里学习政治,学习军事。一个 人不是在娘肚子里就懂得无产阶级革命,懂得用兵打仗,是要经过学习的。办教导队就是一种学习的方式。但是要在短期内学好政治和军事,是不容易的,需要一种移山倒海般的气魄!我们共产D人闹革命,就是要有善于学习新东西的精神。”毛泽东的讲话,给学员们以极大的鼓舞。
教导队的办学要求,是以军事教育为主,兼学政治和文化。 按照黄埔军校的教学程序,每天三操两讲,即进行三次军事训 : 练,上两堂政治教育课。军事训练从队列、射击、刺杀等基本知识开始,渐向地形地貌的利用与军事指挥发展。吕赤、王良、陈伯钧 等人都是黄埔军校出身,在训练中要求严格,教习各种动作一丝不苟。
政治教育方面以讲课和学文化互为结合。讲课的内容有阶级斗争、土地革命、政权建设、发动民众等,并辅以文化学习。比 如今天学认“打倒帝国主义”六个字,写在黑板上,先把字认熟, 能够写出来,再结合字义进行解释,将学文化与理解意思结合起 来。政治课不单由D代表蔡钟担任,还安排毛泽东、何挺颖、宛希先等人授课。谭震林在1982年的回忆中,对于毛泽东“什么叫革命?怎样革命? ”的讲课记忆犹新。
毛泽东把“革命”的含义,用舂米作为比方。他说:最早的舂米是用石舂或树舂,以木杵一下下地舂。后来制造了水车,利用水轮的转动带动木杵,这个舂米的方法就革了手工舂米的命。再后来,人们发明了碾米机,机器一开动,白花花的米就流出来了, 又快又好,这就更进步了,又是一场革命。
毛泽东打着手势继续说:“我们的无产阶级革命,就是要改 变多数贫苦民众的命运,使他们从没饭吃、没衣穿、没屋住,变得 有田种、有饭吃,不受土豪劣绅的剥削和压迫。而要达到这一步, 就只有推翻国民D反动派的统治,打倒豪绅地主阶级,这就是革 命。革命依靠谁呢?依靠群众自己,在共产D领导下进行斗争。”
对于毛泽东这样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讲课,学员们听得明白,印象深刻,轻轻松松受到教育。
教导队的文化学习条件很差,没有纸墨,学员们就用柳炭条 在地上练字,用粗毛边纸作记录本。
第—期教导队学员学习时间原定三个月,即在1928年的2月上旬结业。由于学员们的学习劲头越来越高,因而延期了半月。 这是有学员蔡德华的笔记本作证的。
蔡德华烈士是宁冈柏路的蔡亚人。1979年4月,蔡家在拆老 屋时,从屋檐的竹筒里发现一批文字文物,其中有一个道林纸笔 记本。本子的前部分既有大事记载、感慨咏叹,又有诗作对联,文 字中内容极为反动。而后半部分是教导队上课的记录,十分详 细。经过研究人员反复考证,确定这是当年国民D宁冈县长张开 阳的笔记本。因为内中有张开阳以名、字号所作的对联,还有自 画像,老同志苏兰春一看就认得出。再者记事中有多处“余为一 县之主”之类的文字。张开阳的笔记本为何到了蔡德华手上?原 来,军官教导队学员参加了工农革命军1928年2月18日攻打新城 的战斗,破城后在对县政府进行搜查时,蔡德华搜到了张开阳的 笔记本,见只写了一半,于是经请示同意,留作自己做记录本。
蔡德华记录了教导队军事学习的内容,有“步兵操典政纲”、 “野外勤务”、“侦察报告”等。其中“野外勤务”为吕赤所讲,讲的 是第二编“地形识别”。本子上还记录了毛泽东所讲的提纲,清楚的写道:
1928年2月24日,毛泽东所讲:
1.共产D
2.无产阶级专政
3.工农兵代表大会(人民委员会)
4.遂川一个月工作的检阅(茶陵的永新的附)
5.士兵委员会
6.士兵政治训练大纲
7.什么是机会主义……
蔡德华所作的笔记,更正了教导队结业时间的传统说法,与 张令彬讲到的“新城战斗打完以后,教导队还在办”,互为印证。
第一期军官教导队于1928年2月底结业。根据前委的安排,军中学员有十余人升任为排、连;地方学员有的被任命为群众武装的指挥员,如宁冈籍学员谢华光担任县赤卫大队大队长、 !蔡德、华任副大队长,四个区的赤卫队都是由教导队的学员担任 队长,莲花县的几个学员回去后,刘仁堪任新近建立的“莲花赤 色队”队长、王佐为类似副队长的“参谋”。这些担任地方武装指挥官的学员,将在教导队学习到的政治和军事技能,运用到实际斗争中,有力地促进了地方武装的建设,在武装割据中发挥了重 要作用。毛泽东后来了解到了这种情形,便在《井冈山的斗争》一 文中明确提出:“赤卫队的指挥官,由各县派人进红军所办的教 导队受训后充当。由红军派远地人到地方当队长,必须逐渐减少。”毛泽东还指出:“朱培德、吴尚亦在武装保安队和挨户团,边 界各县豪绅武装的数跫和战斗力,颇为可观。我们红色地方武装 的扩大,更是刻不容缓。”
工农革命军军官教导队的开办,为红军和地方武装培育了 一批军事指挥人才,造就了一支军政兼优的队伍。对于改变 “军事技术太差”和赤卫队指挥官缺乏的状况,起到了一定作用。 这所作为“我军军政院校摇篮”的红色军校的开办,也为红军后来举办军事训练及军政院校,提供了可为借鉴的经验。
红四军成立后,教导队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官教导 大队。由于吕赤在一起手枪走火的意外事件中牺牲,教导大队长 由梁军继任,副大队长周子昆,D代表为蔡会文。
上一篇:六、旗帜插上井冈山
下一篇:八、打茶陵,“虎口”遇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