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2
说起重庆谈判的“三龙护驾”,就不能不说到这“三龙” 中的其中一位,他就是陈龙。
1945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作出决定:毛泽东由周恩来、王若飞陪同,亲自去重庆同国民D蒋介石进行和平谈判。为保证毛泽东的人身安全,中央社会部选派时任社会部三室主任陈龙化名陈振东,担任毛泽东的警卫秘书。此外,中央还派龙飞虎、颜太龙同去。这三位的名字中都有一个“龙” 字,被誉为“三龙护驾”。由于他们中的龙飞虎名字中还有个 “虎”字,所以毛泽东又称他们是“二龙一虎。”
接受这么重要的任务,陈龙既高兴又紧张。李克农还特意告诉陈龙,这是毛泽东亲自点的将,并解下随身佩带多年的左轮手枪送给了他。抚摸着首长送的手枪,陈龙的心情十分激动,语气坚定地保证:就是抛头颅、洒热血,豁出命也要保卫主席的人身安全。
陈龙尽管由于工作关系,对国民D的政治系统和特务机构十分了解,但这次去的毕竟是一个陌生的地方。为了全面掌握重庆的情况,他连续找到了几位从重庆回来的同志,详细了解那里的敌情变化和风土人情,了解和掌握重庆当局和特务机关的决策及变化,还要和南方局社会部及我D有关情报部门, 建立和保持密切联系,以应付突然变化。
出发前的一夜是在紧张和忙碌中度过的。陈龙来不及和妻子海宇说几句道别的话,便赶到枣园小礼堂。在那里聚集着D中央的负责同志和将在重庆担任保卫工作的龙飞虎、颜太龙,还有毛泽东的警卫员舒光才、戚继恕等人。他们聚在一 起,讨论着警卫工作中将会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和细节;互相联络的方法和暗号;在飞机上和到重庆后的警卫分工与配合。
1945年8月28日下午,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一行到达重庆,被安排到曾家岩的张治中公馆桂园,这是毛泽东在重庆期间工作和会客的地方。
当晚蒋介石宴请毛泽东。宴会结束时,天色已晚,蒋介石“盛情”留毛泽东等人住在他的官邸林园。在毛泽东走进房间前,陈龙等人已经把住房的一切陈设全都仔仔细细地查看了一遍,周恩来又进房间看了床上、床下、连枕芯也取出来看了看,嗅了嗅,又在椅子上坐了一会儿。毛泽东来到屋中,风趣地对大家说:“我们真是深入虎穴了,看这次能不能弄点‘虎 子’回去。”大家都笑了。“我原来是有点怕的。”毛泽东语气轻松地说:“既然人家如此’热情’招待,我觉得跟老虎挨得近了,反而有安全感。” “离老虎近了,反而有安全感”,这句充满辩证和哲理的话让陈龙受到鼓舞。陈龙和龙飞虎就在毛泽东房间外面的沙发上假寐。
半夜时分,随着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几名巡逻宪兵走到楼前。陈龙和龙飞虎微眯双眼,装着打鼾,双手都慢慢地伸到衣服中,摸到了顶着子弹的枪柄。脚步声停止了,宪兵们隔窗驻足向里面观望。偏偏这时,一群蚊子飞到陈龙和龙飞虎的脸 上,尽管咬得令人难以忍受,为了表明睡得香甜,却不能用手去轰。脚步声渐渐走远了,陈龙和龙飞虎长吁了一口气,睁开眼睛,驱赶着成群的蚊子。天快亮的时候,又走来一队宪兵,两个人又装熟睡,直到宪兵离去。天终于亮了,不眠之夜总算熬了过去。毛泽东走出房间,信步向院心走去。陈龙陪着毛泽东踏着小路,向埋葬着国民D政府前主席林森的那片树林深处走去,龙飞虎、舒光才在距离十多步的后边跟随着。刚走过林森墓,前面走来几个人,为首的就是蒋介石。起初,双方都因突 然和意外而显得有些尴尬。但是,两人很快掩饰了这种情绪, 向对方伸出了手。不远处有一个圆形石桌、几个石敏,两个人互相谦让几句便走过去坐了下来。
陈龙和跟随蒋介石的三个卫士都退到两侧。毛泽东和蒋介石先谈天气,都说天气很好;接着又问对方起居情况, 都说昨夜睡得很熟。
随后,蒋介石说起当天的日程安排,上午由张治中来商谈会谈程序,下午他将率政府谈判代表与中共代表谈判……8 月29日下午的谈判结束得很晚,毛泽东仍然住在林园。
陈龙和警卫人员在白天没有机会合眼,夜里只能假寐, 还要巡逻,只要毛泽东在这里住一天,就要坚持这样做一天, 至于这样下去,身体是否能够支持得了,谁也未去考虑,因为这是保卫主席安全的需要。8月30日早晨,毛泽东和周恩来、 王若飞等人乘车离开林园前往市区。两天一夜,警卫人员没打 一个盹,他们是靠着耐力、意志和忠诚才熬过来的。
最经受考验的是9月1日晚中苏文协孙科会长和邵力子副会长举行的盛大鸡尾酒会,庆祝《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签订。 D政军要人、苏联大使馆的官员云集于黄碰口中苏文协,同时 也盛邀毛泽东参加。为扩大我们D在国统区的影响,毛泽东决定出席。这是毛泽东来渝后首次在公开场合露面,许多人得到消息,事先来到这里,要看一看毛泽东。这些人形形色色,其中不乏国民D的特务。为做到万无一失,陈龙等事先到黄域口中苏文化协会附近进行侦察。黄坝口地处闹市,如果毛泽东在这样繁闹的地方出现,势必出现交通堵塞的场面,保卫工作难度极大。陈龙等制订了警卫方案,动员我D在重庆各方面力虽一起参加保卫工作,包括《新华日报》的同志、重庆地下D的同志,共同维持秩序,监视敌特机关、警察局和青红帮分子的活动。9月1日傍晚,会场里气氛热烈,毛泽东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一片欢笑声、掌声、祝酒声。酒会进行了一个多小时, 苏联大使彼德洛夫夫妇邀毛泽东到楼上参观反映苏联建设成就的图片展览。谁知参加酒会的人也纷纷拥上楼来。上楼的人越来越多,秩序有些混乱。这时,一直紧跟在毛泽东身边的陈龙忽觉楼板一阵颤动,墙上一处泥灰簌簌落下。就在这一霎间, 他看见周恩来向他发出一个示意明确的暗示,他马上从毛泽东身后,挤到前面,一只手挽着毛泽东的胳膊,另一只手用力推开众人,低声说道:“快走! ”周恩来、王若飞、龙飞虎等人也一起上前,拥着毛泽东向楼梯走去。陈龙直到坐进汽车才松了 一口气。
用忧患与共、寝不安眠、食不甘味来形容陈龙这一周的生活状况,并非过分。他的两眼布满血丝,嘴唇干裂,人也明显地瘦了。周恩来几次告诉他抓紧时间休息,可是他做不到。 他肩上的担子太重,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毛泽东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不得不下令:休息一天一夜,并且要当天没有谈判任务的王若飞监督执行。毛泽东这一天早上去桂园的时候,就没有让他跟随。陈龙只好站在楼门前眼巴巴望着毛泽东远去的背影。这时,王若飞从二楼窗口探出身子喊道:“陈振东——上来! ”陈龙怏怏不乐地走进王若飞的房间。王若飞两手扶着他的肩头,把他按在椅子上,回身关上房间的门,又神秘地把手指伸到嘴唇边,做了噤声的手势。陈龙奇怪地望着他,王若飞打开了床头的一个皮箱,像变魔术似的拿出了一瓶土陶瓷瓶装的茅台酒,放在茶几上,悄声地告诉他:“这是我舅舅从贵州带到延安的,一共两瓶,在延安喝了一瓶。”王若飞又打开橱柜拿出了一个碟子,一个纸包,碟里装的是卤味豆腐干,纸里包的是麻辣牛肉干。“主席昨天就向我交代了这个重要任务。”王若飞笑着说,“我要完成好。”陈龙听着心头一阵发热,两眼有些湿润。“来!我们今天把它喝干。”王若飞性格豪爽,乐观而又风趣。两个人边谈边推杯换盏,越喝越觉得经历、性格都十分相近,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两人直喝到下午,茅台酒喝光了,又接着喝土烧,喝完土烧又 喝葡萄酒,直喝得陈龙在王若飞的床上睡了过去。这一觉直睡到第二天凌晨。这是陈龙在重庆40余天中睡的唯一 一个好觉。
1945年9月中旬,上D战役和解放区各战场的战斗还在激烈进行,双方一时难分胜负,蒋介石对重庆的谈判便施出了 “拖”这一招。
从谈判一开始,毛泽东除了和蒋介石会谈外,具体条件的谈判都是由周恩来、王若飞承担。自9月17日蒋介石在林 园找了赫尔利,想以美国名义迫使毛泽东同意把军队交给国民D的阴谋失败以后,再也不露面。这样一来,只要桂园没有会客和拜访,毛泽东就每天待在红岩村。
这段时间对毛泽东来说是十分艰难的。夜以继日地工作, 对中国前途命运的焦虑,使毛泽东的脸色变得憔悴,睡眠越来越少,甚至彻夜失眠。周恩来很担心毛泽东的健康,特地请了一位老医生为毛泽东检查身体。医生说:“问题就是毛泽东的脑子用得太多了,必须设法让毛泽东的脑子在夜间松弛下来。” 可是,这并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情。在这一段艰难的日子里,陈龙每日每夜都陪伴在毛泽东身边。为了让毛泽东吃得好些,他亲手炒毛泽东爱吃的苦瓜和辣椒,每天早晨陪毛泽东散步,向他讲东北抗联的斗争情况,讲杨靖宇、讲周保中、讲魏拯民……毛泽东总是饶有兴趣地听着,不时提出一些问题让陈龙回答。
两人谈到情报和保卫工作,陈龙介绍了他在苏联学习时看到“契卡”的工作情况。毛泽东听了很不以为然,他认为保卫工作离不开D的领导,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否则不堪设想…… 在与领袖共忧患的时刻,陈龙像小学生一样虚心求教,学到了从书本上、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理论和经验。应当说,毛泽东、 周恩来、王若飞几十天的言传身教,深刻地影响着陈龙的后半生。
尽管形势日益险恶,毛泽东依然从容地来往于桂园和红岩村之间,每天都与各界人士会晤、畅谈。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毛泽东书写了《沁园春•雪》一词,赠柳亚子先生。国共和谈进展情况的公布,特别是《沁园春-雪》的发表,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终于迫使蒋介石同意他的谈判代表在国共和谈协定上签字。
1945年10月8日晚,张治中在林森路军委大礼堂举行欢送晚会。在重庆的国民D要人,各D派、文化界知名人士共500多人出席。终于熬到这一天,回程有期,陈龙和警卫人员都很高兴。特别使陈龙感到放心的是这个礼堂宽敞高大,肯定不会出现9月1日在中苏文化协会那里的危险。
但是,就在那天晚上,发生了更为严重的事情。欢迎会伊始,张治中在讲话中宣布,国共和谈协定将于1945年10 月10日签字,还表示愿送毛泽东回延安。毛泽东也在会上发表了简短的讲话,强调“和为贵”,再一次表明了共产D的和平诚意。就在这时,传来一个噩耗:在离红岩村不远的嘉陵江 边公路上,年方35岁、外表颇似周恩来的八路军驻渝办事处秘书李少石中弹身亡。
因为事发突然,各方面都感到意外和紧张。当天毛泽东从市区返回红岩村,天黑路远,张治中担心路上不安全,劝毛泽东留在市区住宿。毛泽东分外冷静和沉着,他谢过张治中的好意,仍坚持回红岩村。周恩来对重庆宪兵司令张镇说:“今天就用你的车把毛泽东送回红岩村。你必须绝对保证毛泽东的安全。如果出了事情,首先唯你是问。”张镇连声承诺。走出军委大礼堂的大门,陈龙就紧紧跟着张镇。陈龙做出紧急布置, 要龙飞虎等人紧紧围着毛泽东,他要盯住张镇,若是一旦发生意外,他将先擒住这个宪兵司令作人质。在周恩来、陈龙左右护卫下,毛泽东坐进了张镇的汽车,张镇坐在车前座。一路 上,陈龙的左轮手枪枪口一直在暗中对着他。事后查明,是当时的司机在车转弯时轧了路边一个国民D军官的脚而引发的, 并非政治事件。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经过40余天在谈判桌上、 战场上的反复较量,终于以共产D让出南方八个解放区,把军 队43个师裁缩20个师的重大让步,达成了协议,并由周恩来、 王若飞、邵力子、张治中等人在桂园举行了签字仪式。蒋介石没有出席,毛泽东在楼上也没下来。
11日上午,从林园到九龙坡机场,宪兵沿途警戒。毛泽东、 周恩来、王若飞、张治中和蒋介石的送行代表陈诚分乘三辆汽车奔赴机场。机场上,前来送行的邵力子、郭沫若夫妇、陶行知、章伯钧、茅盾及为数众多的中外记者和八路军驻渝办事处、新华日报社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已经先行到达,毛泽东热情地和送行的人握手告别。接着他又紧紧握着陈龙的手亲切地说,“这些夭辛苦了你。”
在重庆谈判期间,陈龙在周恩来的亲自指挥下,圆满完 成了保卫毛泽东的任务,紧张万分的43个昼夜总算熬了过来。
回到延安后,毛泽东对陈龙的评价是四个字,“忠心耿耿”。李克农多次高兴地赞扬陈龙,说D中央、毛主席对他完成任务评价很高。在后来的日子里,陈龙坚持实实在在地做事,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坚守了一名共产的理想信念。
上一篇:第一个奔赴陕北的大学生
下一篇:“怀揣着光明,面向着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