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为什么中国人民在20世纪初叶先后建立的300多个政D中,会毅然选择中国共产D作为中国革命的领导核心呢为什么诸多政D相继被历史淘汰,而中国共产D却从无到有、不断壮大,成为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坚强力量?
政D是某一阶级或阶层利益的集中代表,是社会经济、政治和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资产阶级政D风靡欧洲的时候,中国由于长期受到严密的封建专制统治,导致政D活动起始较晚,且最初的形态是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民间秘密会D。中国会D发轫于清康熙年间, 自雍正到宣统年间,在官方档案中涉及民间会D的资料就达数万件,有文字记载的会D共有215个。其中,天地会、哥老会分布最广,势力最大,几乎遍及全国大部分省份。他们以“反清复明”为宗旨,曾在反对清王朝统治、抵制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秘密会D受到历史的局限,不是先进阶级的代表,也不可能提出正确的斗争纲领,其结局必然是悲惨的。有的被反动势力所镇压,有的因为内部纷争而瓦解,有的为统治者所操纵利用,有的沦为黑社会组织。清代这些秘密会D很难称得上完整意义上的近代政D。
近代中国政D是伴随着资产阶级改良活动和革命斗争的兴起而产生 的,是在民族资本主义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先后以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和商办等形式,兴办了一批近现代企业。据不完全统计,1875—1894年的18年间,共设厂矿71个, 资本总额2087.4万元,平均每年设厂矿3.94个,资本115.96万元。19 世纪末和20世纪初,出现了两个高潮:1895—1898年的4年间,共设 厂矿80个,资本总额1781万元,平均每年设厂矿20个,资本445.25 万元,比前18年分别增长4.07倍和2.84倍;1905—1908年的4年间, 共设厂矿238个,资本总额6121.9万元,平均每年设厂矿59.5个,资 本1530.47万元,比前18年分别增长14.1倍和12.19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必然会在政治上有所表现,渴望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障碍。中国资产阶级政D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创立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895 年8月,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发起强学会。这就逐步形成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立宪派。1905年8月, 孙中山以兴中会、华兴会为基础,联络其他革命团体的部分成员,在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了革命纲领,成立了本部领导机构和国内外地区性支部,并规定入盟手续,具备了政D的完整形态,标志着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D由此产生。立宪派先后建立或改组的主要团体有保国会、保皇会、帝国宪政会、政闻社、宪政公会、宪政筹备会等。
这个时期的中国政D尚处于萌芽状态,带有建D的探索性质。早期建立的组织有的是志同道合的自然结合,有的是地方性或学术性组织, 也有的提不出明确的斗争目标。在名称上之所以大多称为“会” “社”, 是因为中国长期实行封建专制统治,不仅严禁政D活动,而且视D为不祥之物,有“君子群而不D”之说。因此,早期成立的政治团体都避开 “D”字。
辛亥革命成功以后,才逐步确立了政D观念。随着资产阶级革命高潮尤其是议会活动的出现,中国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政D热”。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不久,制定和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明确规定在10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举行国会选举。 由此,“议会政治” “政D组阁”的呼声日益高涨,各派政治势力为了在国会选举中获得席位,争取在权力分配中得到较多的利益,纷纷建立各自的政D,使中国呈现岀政D林立的局面。当时影响较大的D派有:宪友会、辛亥俱乐部、中国社会D、工D、统一D、宪政D、自 由D、统一共和D、民主D、共和D、国民D、进步D等。当时有刊物这样描述:“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D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根据临时约法以及后来拟订的国会选举法规定,民国元年12月开始国会选举。各政D对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国会选举极为重视,倾全力投入争夺议席的角逐。许多政D都是刚成立不久,深感力单势薄, 难以独立竞争,纷纷联盟组合。在第一届国会选举前,形成了国民D、 共和D、民主D、统一D四D对峙的局面。1913年2月,国会选举揭晓, 众议院和参议院共设870议席,国民D获392席,共和D获175席,民 主D和统一D各获24席,其他议席为无D派人士或跨D者所获。国民D占压倒性优势,由国民D组织责任内阁已成定局。
当时,议会制的推崇者们曾天真地期望西方的政D制度能给中国政治带来光明的前景,只要国民D通过议会选举取得多数而组成政D内阁,就能够制约袁世凯。然而,袁世凯绝不会容忍国民D在参众两院占优势,更不允许由国民D人组织内阁。正当国民D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踌躇满志,奔走于南方各省,积极准备建立国民D责任内阁的时候,袁世凯却杀气腾腾地隐藏于密室策划着摧毁国民D的阴谋。1913年3月, 袁世凯的爪牙在上海车站暗杀了宋教仁。5月,袁世凯为了抗衡占据优势地位的国民D,又把共和D、民主D、统一D撮合在一起,将三个D合并组成进步D。这就形成了国民D与进步D两大政D的对立。
民国初年两大政治势力的斗争,国民D是进步阵营的代表,在中国无产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之前,处于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地位。而进步D并不进步,其成员主要是保皇分子和君主立宪派人物,代表的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和官绅阶层的利益,不过是反动阵营的工具,必然会被革命洪流所淘汰。
7月,进步D成立仅两个月,袁世凯改组了内阁,提名进步D名誉理事熊希龄出任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进步D实权人物都捞到了内阁重要职位。10月,进步D理事长黎元洪当选为副总统,另一骨干汤化龙当上了众议院议长。袁世凯当上正式大总统后,为了恢复帝制,登上皇帝宝座,又玩弄“换马”游戏,扶植筹安会,踢开了选他为大总统的国会和政D。11月,袁世凯竟撕掉伪装,公然下令解散国民D, 撤销国会中国民D籍议员的资格。但是袁氏的淫威并不自它改变人民的意愿,更不能阻挡历史前进的潮流。进步D以自身利益为秩码,进行政治上的投机,在袁世凯当选大总统中助纣为虐,遭到了人民的唾弃, 即便他们后来举起了反袁旗子也无济于事,在袁世凯死后就分化瓦解了。
辛亥革命后成立的300多个政D,提出本D政治纲领的是少数。 在同一政D中政见也不尽一致,甚至因意见对立造成不欢而散。有的政D组建仓促,改组频繁,进退自由,名称和组织也变化无常。有的在成立当年便数次改组。除国民D等少数几个政D能长期坚持活动外,这一时期成立的许多D派,有的昙花一现,有的不久便销声匿迹。
历史是公正的,曾经给予国民D以充分表现和施展的机会。国民D虽然受时代的局限,在反袁斗争中有所失误,但从总体上说仍是当时革命斗争的中心,以孙中山为核心的国民D在当时的革命斗争中起到了重要的领导作用,得到了人民的拥护,把中国的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推向高潮,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历史也是残酷的,旧民主主义遭受的挫折和失败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议会政治是注定要失败的,资本主义道路是走不通的; 在强大的中外反动势力面前,国民D是软弱的、妥协的,难以承担起反帝反封建的历史重任。
革命进程犹如大浪淘沙,冲击着中国的政坛,不少政D一个接着一个被历史淘汰,唯独中国共产D以其雄厚深邃的基础、坚定刚毅的姿态屹立于中华大地,担负着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