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市红色文化培训中心之站标
井冈山市红色文化培训中心LOGO
井冈山红色培训 > 抗战精神 > 取得抗战胜利的精神支柱一战争既是物质力量的对抗,也是精神力量的较量

取得抗战胜利的精神支柱一战争既是物质力量的对抗,也是精神力量的较量

2024-09-18
18 2024-09

19:17

战争是迫使敌方无力抵抗从而服从我方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这种暴力主要地是一种物质暴力,如果想要离开物质力量来言胜负,那是一种莫大的错误。因为战争的胜负,首先就“决定于作战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自然诸条件”,决定于双方武器、财力等物质力量的对比。这些物质基础和力量决定了战争中人们活动的基本范围,人们不能超越这些客观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和限度来期求战争的胜利。


然而战争绝不仅仅是物质力量的对抗,军力、经济力等物质基础 “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的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 物质力量只是决定了战争胜负的可能性,它本身没有分胜负,也不是胜或负的唯一衡量尺度。要分胜负,离不开人,离不开人的主观努力,离不开人心的争取和精神意志的较量,因为“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 武器也好,财力也罢,都“是要人去掌握的”,没有人做,没有人来掌握和控制这些物质力量,胜利就不会自动到来。


因此,毛泽东十分注重争取和凝聚人心。人力和人心,是精神力量最为基础和最为重要的核心内容,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信念等无不建基于此。大凡雄才大略者都知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深刻阐明了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战争中人心的向背直接关乎战争的成败,因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兵民才是胜利之本,“打起仗来,人心如不属我,我就输了。”因此争取和凝聚人心在战争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实在是没有这一点就没有胜利。……这是胜利的最基本的条件。”


实践证明,单有物质方面的优势还不能确定某一方在战争中的主动地位,更没有确定最后的胜利。在客观的物质基础上,经过主观能力的竞赛,才会出现事实上的胜或败。主观能动性的正确与否及其发挥程度,“可以化劣势为优势,化被动为主动;也可以化优势为劣势,化主动为被动。”在一定条件下,人们的精神可以转换为巨大的战斗力, 改变敌我优劣形势。毛泽东将这种主观上的精神作用上升到哲学高度加以说明,将其概括为“自觉的能动性”。认为这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贯穿在整个战争领域,能反作用于客观的物质力量,在一定条件下对战争的胜负能够起决定性作用。依靠这种精神能动性的发挥,在建基于客观物质条件的战争舞台上,军事指挥员可以导演出许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活剧来。这正如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所指出的,虽然在军事战争中,物质要素、精神要素等要素大多是错综复杂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但“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贵重的金属,才是真正的锋利的刀刃。”


上一篇:克服困难持久抗战二同心御敌,多方纾难

下一篇:取得抗战胜利的精神支柱二在敌强我弱的抗日战争中,精神的重要性格外突出

cache
Processed in 0.010598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