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5
抗日战争是一场人民的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既要归功于国共双方前线将士的浴血奋战,也离不开全国民众的鼎力支持。中华儿女,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举国上下,万众一心,共赴国难。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兵民是胜利之本”。在那艰苦卓绝的特殊岁月,受苦受难最重的无疑是广大的普通百姓。然而不管是在根据地、国统区还是沦陷区,即便是上无片瓦、下无粒米,中国普通民众仍然不甘屈服,他们以自己赢弱之躯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支援抗战之壮歌。“沂蒙母亲"王换于、“沂蒙红嫂”明德英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王换于,1888年出生于沂南县岸堤镇圈里村一户贫穷的王姓家庭里。因为是女孩,重男轻女的父母一直没有给她取名字。19岁那年, 父母收了两斗谷子的“彩礼”后将她嫁到了马牧池乡东辛庄一户姓于的人家,由于没有名字,过门后大家就叫她“于王氏”。抗战爆发后, 在中国共产D的组织和领导下,沂蒙山区各地掀起了抗日热潮,于王氏因为办事认真负责,思想先进,被当地D组织培养成了抗日积极分子。 1938年11月,50岁的于王氏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D。在填写名册时,D组织犯了难,总不能发展一个无名氏做吧。一个在询问了她的经历后,说:“你是夫家用两斗谷子换来的,干脆就叫王换于吧。”
1939年6月,徐向前率八路军第一纵队领导机关到达东辛庄,并且将指挥部安在王换于家,在当地D组织的协助下办起战时部队机关托儿所,机关有27个孩子,外地又陆续送来一些,共有41个孩子。这些孩子最大的七八岁,最小的生下来才三天,其中就包括徐向前同志的女儿小何(乳名),罗荣桓同志的女儿罗琳。为了抚养好这些抗日将士的后代,王换于想尽一切办法搜罗粮食。有一次,王换于前往西辛庄查看寄养的革命后代,发现烈士的孩子没有奶吃,小孩子瘦得很厉害。看到这情形,王换予一阵心酸,就将孩子抱回了家。这时,王换于的二儿媳正在哺乳期,二儿媳除了抚养着自己的孩子,还同时抚养着另外几个抗日将士的孩子,奶水已不够吃。王换于告诉二儿媳:“二嫂,这个孩子你拉扯着吧。这是烈士的后代!让他吃奶,让咱的孩子吃粗的。咱的孩子就是死了你还能生育,烈士的孩子死了,就断根了!”从1939年秋到 1942年年底的三年时间里,战时托儿所的40多名孩子均健康成长。 1943年后,又有革命将士的45名孩子由王换于抚养长大。而王换于自己的四个孙子,却均因营养不良先后夭亡。
明德英,1911年出生于山东省沂南县岸堤镇岸堤村一个贫农家庭, 年幼丧母,后由继母抚养长大。小时候一场大病夺取了她的听力,使她又聋又哑。由于家境贫寒,明德英自小四处乞讨,25岁那年因讨饭来到马牧池乡横河村,经人介绍嫁给了比她大20多岁的李开田。明德英和李开田结婚后主要靠乞讨生活。等到他们第三个孩子出世后,生活更加艰难。善良的乡亲们不忍看着他俩这样过下去,于是,庄长约集众人商议后决定让他们一家人去看坟场。
1941年11月4日明德英正抱着自己的孩子坐在自家“团瓢”(一种半地穴式的圆形草棚)外的石台上晒太阳,突然发现一名八路军战士气喘吁吁地朝她跑来。从战士急切的表情明德英理会了他的处境,她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抓着战士的手臂往“团瓢”里拉,示意他躺在炕上。 这位素不相识不会说话的大嫂的举动使战士一时不知所措。虽然情况万分紧急,但担心连累了大嫂,战士不肯躺下。明德英见状就使劲将他按在炕上,把那床早已破烂不堪的被子盖在他身上。战士翘起头来,又被她按了下去。
不久两个四处搜索的日本兵来到“团瓢”跟前。"团瓢'’门口很矮,只有低下头才能进去,站在门外可将里面一眼望穿。敌人根本没想到被子底下的秘密。抱着孩子的明德英沉着地打着手势让他们坐下。这时日本兵才发现她是个哑巴,其中的一个日本兵用手比画了一下战士的身高、衣着打扮和受伤的部位,意思是问她是否看到这样一个八路军战士。明德英毫不犹豫地用手朝西山指了指,两个日本兵就朝西山追去。
日本兵走远了后,明德英赶紧走进“团瓢”,揭开被子,发现战士躺在炕上一动也不动。受伤的战士由于伤口没有包扎,流血过多昏过去了。明德英见状立即找来碎布,帮战士包扎伤口。昏迷中的战士用微弱的声音说道:“水——”可家里没有热水,日本兵又在四处搜索,战士生命垂危,烧水又来不及了,在这危机时刻明德英毅然解开大襟将乳头塞到了战士的嘴里……伤员总算苏醒过来了。此后在明德英的悉心照料下,这名战士快复了健康,并顺利地返回了部队。
中国的抗日故争,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个王换于、明德英这样的普通民众自我牺牲与无私卷献,正是他们毫不动摇的坚强意志与百折不挠的坚韧精神。在中华大地上汇集了一股世所罕见的强大力量,从根本上影响了战争局势。滇缅公路的圆满建成,是对这种力量做了生动的诠释。
1937年12月,云南省西部与缅甸交界的崇山峻岭之间,来自于十多个不同民族的20万民工每隔一丈一人,摆开一条长达千里的“人路”,二开始修建滇缅公路。由于青壮年大部分都应征入伍,参加修路的民众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孩子。滇缅公路战略意义极其重大,直接关系到抗战的前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因此,云南省各族人民表逐出极大的爱国热情,纷纷自带口粮和工具,跋山涉水到工地修路。 据统计,1938年1月到8月是滇缅公路施工的高峰期,全线施工人数平均每天五万多人,最高时达到20万人。
修筑滇缅公路要越过滇西横断山脉的云岭、怒山、高黎贡山等高山隙峰.要横跨漾沸濞江、澜沧江、怒江等急流深谷,工程异常艰巨。原始简易的筑路工具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成了筑路民工的最大难题。没有机械设备,全凭滇西各族人民用锄头、手锤、钻子、大锤、撬棍、十字镐等工具,一寸一寸地开凿。滇缅路沿线环境恶劣,瘴疟为患,恶性疟疾能在几小时内夺人性命,,在整个筑路过程中,滇西民众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死于爆破、坠崖、落江、塌方和疟疾的就不下3000人,死亡率约千分之十五,工程技术人员也有八人死亡。
1938年8月,当第一批6000吨国际援华军用物资,从缅甸沿滇缅公路运入中国的时候全世界都震惊了通车的消息传到美国,.罗斯福总统也惊呆了,他不相信这条美国公路工程处权威人士断言要三年才能建成的滇缅公路,能在九个以月内完成,急忙指示驻华大使詹森前往查实。这位大使实地考察后惊叹不已,在给罗斯福总统的汇报中特别强调工程浩大的滇缅公路能在短短的九个月内建成,全依赖沿途人民艰苦耐劳的精神,并认为这种精神是全世界其他任何民族所无法比拟的,甚至还把滇缅公路与巴拿马运河工程相媲美。
中国人民同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进行“决死的战争"并取得胜利, 显示了蕴藏于民众之中的那种非凡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自强精神,来自于中华民族面对危难坚忍不拔的坚韧精神。一个具有刚强坚韧精神的民族,是不会被任何困难所击倒的,更不会被任何势力所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