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5
背景故事
在福建长汀县汀州古城的卧龙山南麓,有一口神奇的古井———卧龙井,俗称老古井、主席井。这口井建于宋代,迄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这口井有神秘的“三奇”
“津脉准”。据传,汀州城的龙脉极旺。卧龙山隆起平野,东西横卧,其龙头于东侧盘桓于龙首山(乌石山),昂首龙潭,吐纳汀江,气势恢宏灵动。卧龙井,则正好处于巨龙卧拥的命门之穴,聚九龙来势、苍野灵气及卧龙津脉于一身,其水圣龙荫,含英咀华,也就可想而知。1932年10月,毛泽东来到这里,疗养于福音医院,特意带领身边的工作人员清理整修了这口井,所以又称“主席井”。
“高不枯”。卧龙井处卧龙山腹襟悬缓坡心,周边地势极为奇特,距此井十余步开外,即为陡落高坎,绵延街市,通常本不利于泉眼汇聚及水位保存。然而,神奇的是,此井面临高悬,居然不渗不漏,恒汲恒出,四时维定,不溢不枯。
“千年净”。一般的古井,随着世易时移,地貌变迁,引起水质变化。然而此井,幸延千年,据说,除世事浮沉时几度浑浊外,一直都是清澈甘甜。直到现在,它仍然滋养着汀州子民,以清冽醇厚、矿物质丰富供人们日常炊用。
毛主席最牵挂的水井
一九三二年毛泽东在福音医院休养所治病期间,毛泽东和汀州老古井结下深厚的感情,30年后,中央在北京召开七千人大会,毛泽东特向福建省委书记叶飞打听:“汀州老古井现在还有没有水?”叶飞没有到过汀州,自然答不上来。电询长汀县政府后才回复毛主席:“长汀汀州老古井不但还有水,而且老百姓还在使用这口井的水。”
红色故事
1962年1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七千人大会”。大会期间,毛泽东主席特意向福建省委书记叶飞打听:“汀州老古井现在还有没有水?”
老古井,是长汀城最古老的井之一,坐落在景色怡人的卧龙山山麓。据说是世界法医鼻祖、宋代长汀知县宋慈因体恤长汀城东门百姓用水困难所建。老古井不大,是一口石砌圆井,井深3.95米,口径宽1.43米,井水清澈,甘甜可口,冬暖夏凉,四季不竭。和长汀唐代八卦龙泉井、宋代府学阴塔两口著名的古井相比,老古井建筑结构上显得极为普通。
这样一口普通的井,何以让一代伟人如此牵挂和惦记呢?
事情还得从1932年秋说起。当时中央临时政府苏维埃主席毛泽东从江西宁都来到中央苏区最好的医院——汀州福音医院治病疗养,住在老古井旁的福音医院休养所三四个月之久,这是毛泽东先后7次到长汀停留时间最久的一次。在这段日子里,不管天气再冷,毛泽东每天早上都和周围的群众一样,到老古井取水刷牙、洗脸、洗衣服。当他发现老古井因长年没有清洗,长了许多青苔,淤积了许多泥浆时,不禁为群众的身体健康担忧起来。于是,毛泽东亲自带领警卫员下井掏污泥,清除青苔,把老古井清洗得干干净净。
毛泽东喜欢和群众在一起,他常常在老古井旁和群众唠唠嗑,拉拉家常,还常常到群众家里走走,了解社情民意。通过一个多月的社会调查,毛泽东发现汀州苏维埃政府只注重扩大红军,而忽略了群众的生活疾苦等问题,他不顾身体有病,在福音医院休养所的卧室里,秉灯夜烛起草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这篇光辉著作。初稿形成后,他用毛笔把文章抄写在毛边纸上,写一张让警卫员贴一张,贴满了卧室和客厅的墙壁。然后,他又叫警卫员请来当地的领导,一条一条地念给他们听。毛泽东还时不时停下来问“是不是这样啊?”或是指着一位说:“这条可是写你啊。”这以后,汀州苏维埃政府的领导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在工作中把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放在首位,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社会稳定,经济繁荣,长汀因此被称为中央苏区的“红色小上海”。
在老古井背后的听松亭里,毛泽东几乎每天下午都和为他看病的福音医院院长傅连暲一边喝着老古井井水泡沏的香茶,一边谈理想、谈人生、谈信仰、谈革命。毛泽东的话犹如一盏指路明灯,照亮了傅连暲的人生道路。1933年初,毛泽东回到瑞金后不久,傅连暲也到了瑞金,他把福音医院所有医疗设施和所有家产都捐献给红军,彻底走上革命的道路,成为一位忠诚的无产阶级战士。
尽管过去了30年,已走进中南海的毛泽东,仍无法忘记在老古井旁生活的日日夜夜,无法忘记那块他曾经生活和战斗的地方,无法忘记和他结下深厚感情的老区人民。毛泽东的这一问,叶飞赶紧电询长汀县政府后回复毛泽东:长汀老古井不但有水,而且周围的群众还在使用这口井。毛泽东听后欣慰地笑了。
如今,长汀城早已用上干净的自来水,城区那两三百口水井还在使用的不到两三口,老古井就是其中的一口,到这里取水的人们依然络绎不绝。在长汀人民心中,老古井是神圣的,那源源不绝的井水,永远诉说着一个伟人无比的关爱。至今长汀还传唱着这样一首山歌:
日头照耀老古井,毛主席搭崖心连心,上家下屋问寒暖,柴米油盐挂心头。
下一篇:没有了